徐宁和徐安一人背个大背篓从村里的大栓婶家出来,背篓里是在大栓婶家买的菜秧子,

    有西红柿苗,黄瓜苗,茄子苗,辣椒苗,徐宁今年打算自留地里多种几个品种的菜,晒点菜干,

    去年冬天就是萝卜白菜,山上挖的野菜干,都把她给吃腻了。

    徐安背着背篓在前面,说道,“姐,二蛋说他们家里有西瓜苗,问我们要不要?”

    徐宁想到夏天吃一个从井水里拿出来的冰西瓜,瞬间口水就分泌出来了,

    姐弟俩都没回家,背着背篓直接去二蛋家里要了几棵西瓜苗,香云婶还给了他几株南瓜苗,说栽在哪里都能活。

    姐弟俩回到家,徐宁让徐安去做晚饭,她把菜苗栽到收拾好的自留地里,

    一笼辣椒,一笼茄子,西红柿和黄瓜栽一笼,剩下的留着种豆角和大芸豆,

    南瓜就种在厕所边上的空地上,西瓜就种在靠小门边上的墙角和柴房边上,

    还剩下四株南瓜苗,三株西瓜苗,徐宁就拿给七爷爷,让他种在牛棚的后院里,

    牛棚里今年也种了很多菜,菜苗都是七爷爷去和村里要的,以前牛棚里只有他们三人,

    牛棚里活又多,没多少时间管自留地,现在多了徐爸徐妈,就能好好收拾收拾自留地,多种点菜。

    知青院的陈向东,孙浩,葛洪斌自留地也分出来了,

    就挨着徐宁的自留地,地已经收拾好了,整理的挺平整,还没有种菜。

    听魏兰兰说,林妙的房子也盖好了,已经搬进去住了,

    但她的自留地没分在这里,在知青院对面,因为知青院的自留地不够分,

    林妙想和葛洪斌他们换,不过三人都没同意。

    徐宁自从和两人在地里打了架后,就没怎么见过了,就算路上看到了,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。

    徐宁把菜苗种到地里就去挑水了,打算今天先浇一遍,刚走到井边看到孙浩也在挑水,

    孙浩问徐宁,“徐知青,你的菜苗是在哪家买的?他们家还有多的吗?”

    “我是在村里大栓叔家里买的,你们要是要早点去给他说一声,

    我今天去拿菜苗的时候,听大栓叔说明天拿到集上去卖了,好把地腾出来种菜呢。”

    听徐宁说完,孙浩就打算去大栓叔家买点,早点把菜种上。

    徐宁浇好水回到家,徐安把饭也做好了,正在桌上摆筷子呢,

    他今天割猪草时采的小野菜,拿香油拌了一下,装了一盘,大葱木耳炒鸡蛋,中间摆了一盆蒸的米饭。

    徐安经过一个冬天的学习,现在家常便饭都会做了,徐宁下工晩,他割猪草回来就把家里收拾了,把饭做好,

    徐莫现在也能帮家里烧烧火,扫扫地,跟着徐安到处去割猪草,

    也是个勤快的小孩,村里人看到都要夸一声懂事。

    庄稼都已经种到地里了,村长给知青放了一天假,

    徐宁打算明天进城,去把上次答应给苏红英的20条床单给她送过去,顺便从空间里拿点东西出来。

    春耕前拿出来的粮食和肉差不多吃完了,牛棚那边应该也不剩什么了,

    七爷爷和陆伯伯陆伯母还有她爸妈,经过一个冬天的调养,身体和气色都好了很多。

    她空间里能卖的东西不多,只有床单被罩,军大衣这些能出手,

    羽绒服和保暖内衣现在这个年代都还没有,也不敢卖,

    还有一点布匹,找机会也可以卖一部分,粮食不卖,要吃到回城,那还有好几年呢。

    吃过饭,徐宁就回她的房间了,她把门锁上,进到空间里,把里面整匹的布,剪成一米两米不等,打算明天拿去卖。

    徐宁到供销社找到苏红英,把说好的20条床单给她,苏红英又要了两套整套的床单被罩,

    说妇联一个大姐的闺女要嫁到齐市,托她买两套好的床上用品。

    徐宁把苏红英给的460块钱放在空间里就去机械厂了,

    这次她瞄上了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,卖了两条床单,四米布。

    徐宁不打算再卖了,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,从空间里把准备好的东西放在背篓里,骑着自行车回村了,

    刚过了村口就就看到前面的邮递员大叔骑着自行车去知青院的方向,徐宁追上她问道,“叔,有我的信吗?”

    邮递员看到是她,点头说道,“有,不光有信,还有汇款单呢。”

    邮递员已经对徐宁很熟悉了,这姑娘每个月都有信和汇款单,还是分别从两个部队上寄过来的。

    徐洋现在每个月寄十块钱过来,陆笑堂从过了年每个月给她寄二十块钱,还有各种票,

    现在村里包括知青院,都知道徐宁每个月有30块钱的汇款,还有各种票。

    但村里人也知道,这姑娘每月30块钱的汇款也剩不了啥,

    每个月都进城几次买肉买细粮,从来没看到她买过粗粮。

    徐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,要不然一个不大的女孩子带着弟弟,

    手里拿那么多钱,肯定不安全,就是要让别人知道每个月拿到汇款都被姐弟俩花用了。

    今天两张汇款单,却有三封信,一封是徐洋写的,一封是陆笑堂的,还有一封是新市寄过来的,

    徐宁心想,应该是陆伯伯和陆伯母的女儿寄过来的,

    上次听陆伯母说过,她大闺女在新市当知青,徐宁没有打开信,

    打算晚上去牛棚的时候把信交给陆伯伯。

    徐洋写了满满三张信纸,在信里把全家每个人都问了一遍,

    又把他在部队上的事情交代了一下,说他在部队上挺好,争取明年过来探亲,

    陆笑堂是一张信纸就写了一半,上面只有几句话,有事发电报,没钱了发电报,问全家人好!

    晚上徐宁给牛棚送东西的时候,把那封新市来的信和陆笑堂的一起带过去了,

    陆伯伯和陆伯母看到信,两人都激动的红了眼眶,两人把信看完,

    把新市的来信拿给徐宁让她看,徐宁接过来,看到上面写的都是对她的感谢,又说等学生放假,

    她想过来看看,不知道徐宁这里方便不方便。

    “陆伯伯陆伯母,你们给笑然姐写回信时告诉她,我们这里随时欢迎她来,随便她住多久都行,”

    陆爸和陆妈都感激的说道,“好孩子,谢谢你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