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富差距这个问题,在全世界都存在着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大城市里表现的愈加明显。

    让李想说,特大城市的底层人物甚至还没乡下农民活的自在。

    每日为着那丁点吃食和躺下的方寸之地而费尽心力。

    sh露在外面的是洋气,内里却是过的挺窘迫。

    这样的窘迫露在外,外边人会以为这边穷,或是这边人小气,甚至还会拿着小碟小盘的调侃几句,过得精致。

    如果单这样想,那可就冤枉大发了。

    SH和JZ连带W的一部份,往南靠的,自古以来就不是穷地方。

    它们粮不缺,钱不缺,生活物资更不缺。

    自给自足之余,还能往其他省份贡献力量。

    过重的责任,总要有人背负前行。

    直到去年毕业回来,参加了工作。

    王凯旋自然也是被本地单位抢得不可开交。

    除了W因为后期因为一些令人心碎的原因,而掉队。

    往大说了是这个城市,往小了说是这个城市的人民。

    工作不久,还给他分了一间房。

    王凯旋一家,在他大学未毕业前,家里的条件和其他人家相比,在这座城市算是中下等。

    不过底下的弟弟妹妹,可要比李想多了好几個。

    二十坪的面积,还是把房子拓建又拓建的结果。

    把好的给兄弟姐妹,自己是要吃的差一些的。

    SH和JZ一直仍在履行这项义务。

    这样的生活,王凯旋过了十几年。

    地点离他家旧房不远,同在一个片区。

    尤其是SH在这个期间,表现出了有别于和它印象不太相符的,非常负责任和极有担当的一面。

    就这,一家人都在家的时候,屋子里都抹不开脚,脸往哪边转都有人。

    当初李想团队里的人,各个地方单位都是抢着要的。

    最后如他愿进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好单位。

    自此他们一家人,总算能住的稍微舒心点。

    家里父母和弟弟妹妹,加在一起一共十口人,就挤在石库门巷弄里不到二十坪的房子里。

    这次迎客的地方,也是在王凯旋分到的新房子里。

    他和李想一样,家里排行老大。

    SH的巷弄和BJ的胡同,是完全不同的风景。

    虽然都是以住的狭窄,人群密集而著称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李想边走边看,难免心生出一种感觉,SH这边的住房条件好像更严峻一些。

    BJ胡同里的大杂院都是一层,再怎么外阔,也就是在一层搭个边间,而且再怎么搭,也都是在自个院里。

    人不进院,光看门脸儿,哪个院子瞧着都是舒朗阔气的很。

    上海的巷弄瞧着就拥挤许多。

    主要是因为这边都是楼房,不算违建的部份,就有个三层基础楼层在。

    首先是底层,有前门和后门,进了前门是个4-6平方的小天井。

    然后进入客堂间,大概有20左右的平方,环境比较暗淡和潮湿。

    再进去就是楼梯和小卫生间,后面就是厨房,大概有6-8个平方,大家共用的。

    上了楼梯,是一个亭子间,6-10个平方,方向朝北,阴冷。

    然后再上一道楼梯,到了二楼的房间,跟客堂屋一样大。

    再再上一道楼梯,就是晒台,也就是亭子间的屋顶。

    再再再上一道楼梯,就到了三楼的阁楼,三角斜顶,老虎窗,高度只够一个人站直,面积大概12个平方。

    这样的房子在原本的设想里,是给一家人三四口人居住。

    客堂屋会客,二楼是卧室,亭子间和三楼阁楼作为孩童房和杂物间。

    可就是这样的一栋面积并不大的房子,至少会被分给四家人住入,多的时候甚至七家人。

    房子是越来越小,人却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那怎么办呢。

    就只能不断的往外扩建,一栋栋原本有模有样的楼房,慢慢的被改成了奇形怪状的样子。

    巷弄两边是挤出来的各家窗户,中间搭着晾衣杆。

    大衣、小衣,在路过的行人头上飘荡着,“幸运”的还会和衣服上的水滴来个亲密接触。

    这样的光景,是李想和孙国庆在BJ看不到的。

    他俩这次虽然来的急,但是礼却没失。

    都是带着大包小包来的。

    让侯在新屋等着他们到来的王家人,在看到礼物后,脸上的热情又洋溢了几分。

    “这是我阿爸,这是我姆妈。。。。。。”王凯旋依次给两个同学介绍起自己的家人。

    李想和孙国庆跟着他的介绍,依次招呼寒暄着。

    王爸爸和王妈妈的性格,和孙国庆印象中的有些个偏差。

    他家竟是王爸爸话多,王妈妈相对要文静一点儿。

    一桌子的待客好菜,也是王爸爸亲自下的厨。

    尤其当孙国庆知道王爸爸不是厨师后,着实有点让他惊到了。

    这要放在他们家,孙国庆都不敢想象那个画面。

    他们孙家三代男人,出了名的疼老婆,可厨房和家务上的事,是从来不沾手的。

    应该说,不止他们孙家,北方大多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就是李想这个有后世思想的人,在家务活上多数也是有心无力。

    不是不帮着干,是李母根本不让插手。

    一般都是她自己能干就干了,需要帮把手的,也不太会叫他,而是会先支使大妹和小弟。

    用李母曾经说过的话就是:“指望你煮饭,我们一家明天都没的吃。”

    就算他不顾阻拦帮着干点活,在李母的眼皮子底下也撑不了一会就要赶出去。

    李想因为知道南方有些地方男人做内务的多,所以不觉的有什么。

    孙国庆这回却是切切实实的涨了见识。

    一桌八道菜,六荤两素,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的。

    狮子头、油爆虾、白斩鸡、酱鸭、熏鱼、腌笃鲜、糟毛豆、酒香草头。

    除去吃的,酒也摆了不少。

    白的、红的、黄的、啤的都有。

    据王凯旋说,上海啥都缺,就是酒不缺。

    有时候连票都不要,平日里最多就是按户供应,到了节日,基本上就是敞开供应,卖完为止。

    李想这次还特意带了两瓶茅台和两瓶五粮液过来。

    不过看这桌上的架势,这几瓶酒是不用出场了。

    (本章完)